看了宥勝的Gap Year文章有感而發…
(關於宥勝的Gap Year文章:http://ppt.cc/taCxa)
他可是澳打的大前輩,當年我就是看他的網誌才勇敢出發的…
在澳洲遇到一個法國男生,大學才剛畢業,這是他的Gap year,原本是念廣告行銷類的科系,在幾次的餐廳打工之後當到了主廚,或許找到他對料理的天分以及興趣,回法國後重新開始念起了餐飲學校….
適時的離開跟尋找自我,雖然不知道要找多久、能不能找到方向,但我一直覺得這段時間不是浪費,是必要性的。(雖然我沒辦法證明)
但也不是每個人都一定要出走,不要隨波逐流,要想想自己的目的是甚麼。
如果今天因為隔壁小王去澳洲打工,你找不到工作就想跟著去,那到了澳洲你還是找不到工作。
我也很懷念那段拋下一切張開毛孔的日子,有點遺憾的是,當初那幾年的打工度假我都一直沒有放下學貸的壓力,
感覺毛孔半張半閉 (哈)。
有人問我說會不會再繼續打工度假,加拿大可以到35歲….
或許吧?
但我現在有更多想做的事情,目前只想努力學習、工作,說不定35歲會想再張開毛孔一次,
到時也未必是加拿大了 (笑)